带銙
銙拼音 kuǎ 銙部首 釒 銙笔画 14 注音 ㄎㄨㄚˇ 繁体字 銙 部首笔画 8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笔顺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撇捺横横折 銙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銙五笔86:QDFN 銙五笔98:QDFN 五行:木 UniCode:U+9299 四角号码:84127 仓颉:CKMS GBK编码:E392 规范汉字: 銙的解释● 銙
kuǎ ㄎㄨㄚˇ
◎ 古代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,用金、银、铁、犀角等制成:“至唐高祖……一品、二品銙以金,六品以上以犀,九品以上以银,庶人以铁。”
◎ 形似带銙的一种茶,称“銙茶”。
◎ 量词,计算茶叶銙数的单位。
[①][kuǎ]
[《廣韻》苦瓦切,上馬,溪。]
(1)古代附于腰带上的扣版,作方、椭圆等形。原用来受环悬物,后纯用作装饰。其质料、数目随时代或饰者的身份而异。
(2)銙茶,形似带銙,故名。
(3)计茶的量词。
(4)悬挂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苦瓦切,上35馬,kuǎ,假合二上麻溪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一马
[粤 语]:kwaa1kwaa3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